0134 文抄证道曰武侠-《神诡异仙》


    第(2/3)页

    他心中悻悻然,旋即又给永恒明火教记上了一笔——他找不了世界的错,便只能将心中郁郁,先算在永恒明火教账上。

    不过烦郁之余,看着眼前的南天大祭,南奕心中一动,就像是多日潜思化作一颗种子突然破土萌芽,忽而涌起了一股不吐不快的倾述之欲。

    一直以来,对于创作《大离双龙传》,南奕核心初衷,都是搞钱。

    就算后面想着借书成名,也是在分析得出此世修士重视名望后,本着“人有我优”的朴素精神,被动创作。

    在搞钱之外,南奕著书刊报,一直未曾抱有十分主观的创作之欲。

    觉醒「天子剑」天赋,于南奕自身,更多也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但现在,南奕心血忽然来潮,有了灵感,决意作文一篇,为自身创作武侠之事,升华作品主旨,提炼作品精神。

    与此同时,通过阐述何为武侠、何为武侠精神,南奕也是在阐述自身心意。

    他穿越至今,已两月有余。

    南奕经历了不少事,也见识过许多事。

    对此方天地的一切,南奕都能接受,因为不接受不行。

    可是接受,不代表认同,亦不等于理解。

    前世的一应认知,构成了南奕的意识,组成了其三观。

    即使穿越异世,南奕的认知也很难突然出现根本性的重大变化。面对不符合其三观之事,南奕心中会有种本能的不快之意。

    这种不快,无关善恶,无关是非,仅仅是三观不一致所带来的本能抵触。

    换作无魔之世,南奕只要多挨点社会毒打,不习惯也会慢慢变习惯,逐渐变化三观。

    可在超凡修行之世,这种不快,亦可视作念头不通达的表现。

    于修行者而言,一切认知,最终都将转化为对自身道途方向的思考。

    南奕眼下,便是蓦然有所悟,觉察到了自身一丝心意。

    这丝心意,他将做出取舍之抉择,要么彻底放弃,要么面对本心,正式纳入自身道途。

    南奕只略一闪念,旋即便不作犹豫,直接选择了纳入自身道途。

    因为这本就是他的本心,他的认知与三观,凝练而成的一股明悟。

    他看不惯,看不惯修行者高高在上,视百姓为牛马,随意放牧宰割的模样。

    诚然,南奕不是一个高尚的人,在心里也不曾将此世百姓视作自身同胞。

    但南奕再是自私、再是冷血,他前世的认知,至少让他拿凡人当人看,而不是直接视作低人一等的人形牛马。

    虽然说,大离并未完全堵死凡人阶级上升的通道。像南奕,本身也是借着读书考入书院这条路子,接触到了此世神诡修行界的真相。

    这可能是大离历史上的智者,特意为凡人百姓留下的一条晋身之阶。

    但只要在各县学舍没能读出名堂,无法拜入书院,在大离秩序规矩之下,大离的户籍制度,其实与南奕前世天竺的种姓制度相差不大。

    对这种制度,南奕本能不喜。

    他觉得,凡人百姓,起码该有着最基础的人权,而不是只被修士视作产出灵性信力的牛马羊羔。

    恰好,南奕觉醒天赋「天子剑」,走聚众加持的路子,能为百姓带来内功武道。

    前世的经历,让南奕喜欢共赢,不习惯吃独食。

    这一世,他只稍稍动念,便下定了决心,坚持将「天子剑」广传内功武道之法,作为自身道途之基。

    一来,他能觉醒「天子剑」,本就说明相应法理与他相性极高,几可视作其本心之呼唤。

    二来,南奕虽不奢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主角,却也不想泯然众人已。他若不能坚持广传内功武道的道心,走不出属于自己的道途,最终就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前人脚步走,越走越挤。

    南奕不愿如此。

    所以动念之间,南奕定下了心意,想要趁着郡府在为自己造势宣传的助力,作文一篇,直接打响武侠的招牌,不再按此世话本习俗,继续冠着武夫的名头。

    何为武侠?

    这个好说,就是宣扬武侠精神之。

    可是,何为武侠精神?

    在天夏,侠文化,属于不言自明的文化传承。

    立足侠文化传承,金老爷子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能直接对“侠”字继往开来,创下新派“武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