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织户案-《我为大宋守国门》


    第(3/3)页

    原告和被告各自说了一遍案情。

    陈怡拿腔作势的审问几句,也不取证,很快就下结论了:“五两金银丝线,无端少了三两,郑氏你脱不了干系,如今抵死不认,本官只好用些手段了,来人,大刑伺候!”

    一看要严刑逼供,郑婆婆豁然变色,噗通跪下,泪眼婆娑的求饶:“大人明察,草民开门做生意,今天拿你一根丝线,明天偷他一根丝线,天长日久,哪还有客人登门,十年前在开封府做生意,徽宗皇帝还御赐了草民一幅牌匾,为着这块牌匾,草民也不会用三两金线,换一世的清名啊。”

    砰。

    陈怡猛拍惊堂木,严词厉色的喝道:“大胆,此地乃是大岳国,你提宋国的国君,是何居心,难不成想用前朝的皇帝,压本朝的官?”

    郑婆婆磕头如捣蒜:“草民不敢,草民不敢啊。”

    “刁妇!用刑!”

    念在她年老体弱的份上,没有上大刑,衙役抬上来一个床凳,让她趴在上面,屁股打板子。

    可这打板子也是大有学问,若是有心回护,几十板子下来,一点事没有,若是往实了打,打死也很常见,陈怡给顶头上司办案,显然是有心回护,说白了他是站在原告这一头的,衙役肯定往死里打。

    到时候打死了人,安个罪名,草草埋了了事,反正郑婆婆连个亲人也没有,没人替她喊冤。

    再说了,这案子从明面上来看,没什么悬念。

    不料床凳刚刚抬进来,郑婆婆眼前一黑,晕过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