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将十八等长的铜丝弯成“S”形,弯曲的弧度上小大下,随后用将底部勾连在圆形底座上,形成一个梨形的铜丝骨架,并且在烛台的底部刻上字体特殊的“唐红音”三字…… 随后,再将贝壳片打磨成或大或小的扇形,在顶角处钻孔,穿入自己的头发丝,将贝壳片如鳞片一般层层叠叠地绑在铜丝骨架上…… 这些工作很费时,很费力,作为初学者的唐奶奶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完成了一半的工作。 在其此间,她只起来过两次,都是听到敲门声后,起身给食堂的配餐员开门。 这些从食堂订购的餐食价廉物美,而且考虑到了老年人的牙口,大多质地绵软,容易消化,但是唐奶奶却无心品尝,只是味同嚼蜡般匆匆吃完,又埋头去打磨泛着珠光的贝壳片了。 一直忙碌到深夜,经历屡次打磨、调整、修改,她才制作出了一盏刻着她孙女名字的完整亡灵灯。 唐奶奶捧着这盏亡灵灯,愣愣地出神。 近了,近了。 眼角不自觉地又有些湿润。 唐奶奶轻轻地擦去眼泪,用干枯的手颤抖着拿出盒子,放在桌子上。 盒子盛放着装满冰晶的玻璃瓶,那就是唐红音,她的乖孙女…… 她打开玻璃瓶,取出一枚冰晶,手里拿着极细的笔,认认真真地在冰晶上以特殊字体写上了“唐红音”三字,赶在它融化前又将它重新放入玻璃瓶中。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 苏珥七世告诉唐奶奶的最后一步,是将用火将亡灵灯灯芯点燃,随后往死者的遗骸也就是冰晶上倾倒灵力药剂。 随后,她内心深处的祈愿就能通过亡灵灯传递出来,将遗骸催化为灵类复苏。 听上去有些玄妙,也不太符合一般情况下的超凡原理。 但真正起作用的,其实是那些以特殊字体写在亡灵灯和遗骸上的名字,以及制作者缠在亡灵灯上的发丝。 因为制作者发丝的存在,亡灵灯被视为制作者的一部分;又因为那些同样的特殊字体名字,遗骸和亡灵灯之间也构建起了奇妙的联系。 在这样的结构下,本是凡物的亡灵灯会自动成为一个“放大器”,让持有者微弱的祈愿声传达出来,最终令无生命的器物苏醒成灵。 古尼罗的这套传承最强大的地方是可以同时兼容无数个亡灵灯,在淡化个体祈愿声中杂念的同时,让群体共同的部分积少成多积沙成塔,联合无数普通人的心声塑造出一个绝强的灵类。 但唐奶奶却用不到这些——她只有一个人。 这就导致了,她的祈愿可能经过亡灵灯的放大后也不够强烈,同时也无法利用亡灵灯排除掉自己的杂念。 强烈的祈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