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棣将名单接到手里,粗粗瞟了几眼,发现一个熟人也没有。 六部九卿的名字,没有一个人出现在这里,就是三品以上的大员也不多。 就算是有的,也都是稍微批评一下,考核为称职。 对大臣们来说,考核为称职,这对他们就已经是批评了。 要知道,这份名单日后可是要昭告天下的,称职这两个字,也就说明你在去年虽然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也没干什么太大的政绩。 总之就那样,有你没你没什么区别。 这就说明,这份名单基本上都是内定的,文臣们提前商量好要踢出中枢圈子的那群弃子,这个朱棣早就预料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朱棣事先已经再三要求,三法司全部介入,就连锦衣卫也有监察作用,结果还是差不多。 让官员自己去考核自己,这玩意本来就不靠谱,所以朱棣也没想着能靠京察去弄掉几个朝廷大员。 这次京察的目的,主要是让京官们投鼠忌器,策应河南折亩新法用的。 但是有一点,朱棣还是很意外的。 那就是这群人,居然搞了九十二个要清退的名字开列在名单上,要知道,正统九年的那次京察,就只清退两个人。 九十二个人,虽然大部分都是些小鱼小虾,但这已经是历次之最了,朱棣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想的。 是在故意讨好朕,还是有什么不知道的原因? 朱棣一面翻看,一面问道:“这份名单,于谦看过了吗?” 俞士悦明显神情一震,苦笑道:“回陛下,于少保来到吏部将名单抢走看了一会儿,然后把臣给骂了。” “哦?”朱棣来了兴致,抬起头道:“他骂你什么?” 何文渊吐起苦水:“这个于谦,眼中丝毫没有朝廷的礼制,京察名单说抢走便抢走,还在公堂之上言辞侮辱。” “他骂臣是故意包庇罪人,还说朝廷的京察行之无用,是百官互相包庇的结果。” “于谦啊......”朱棣也是笑着摇头,没什么要责备的意思,说道:“这件事,朕会给你们吏部做主。” “于谦的确是做错了,名单先放朕这里吧,朕看过后再行颁示。” 何文渊也没料到,这次皇帝会是这个口吻,连忙说道:“臣谢过陛下,陛下圣明,这个于谦,是该惩戒一下了。” “不然,他的眼中哪还有我等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