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魏晋对这位师弟也算是有些了解了,见着他脸上的神色,便想起在骊珠洞天时,少年露出了同样的表情。 随后便用贺小凉作理由,让他在小镇多驻足了几日。 也因此得了个十一境。 林照从思绪中回过神,抬头看向魏晋: “师兄英明。” ...... ...... 翌日清晨,风雪庙祖师堂。 檀香袅袅,庄严肃穆。 山主赵景真身着玄色道袍,立于祖师画像前,神情肃然。 身后站着寥寥数人,皆是各脉祖师或辈分极高的长老,气息沉凝,如渊渟岳峙。 魏晋亦在其中,一袭青衫,腰悬酒壶,与周遭肃穆氛围略显格格不入,却无人敢置喙。 祭祖仪式简洁而庄重。 赵景真焚香祷告,声音清越,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 众人躬身行礼。 礼毕,魏晋去了观剑楼,不仅演了剑术,还特地在潮来峰一块山石上留了道纯粹剑意,供后来人参悟。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弟子皆屏息凝神,目眩神迷。 即便是陈烁、秦沛武这等佼佼者,亦感到自身剑意在魏晋的剑面前,如同萤火之于皓月。 魏晋离开前,还给林照递了句话:“那五脉的孩子心思相对朴实,你‘欺负’人家的时候,记得收着点力,否则他们家长辈找上门来,师兄我远在天边,可不太好替你撑腰。” 林照一时摸不着头脑,心想师兄何处此言。 直到他看见秦沛武凑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古怪又促狭的笑意,才得知缘由。 原来文清峰、秋月湖的那几位针对秦氏老祖的师叔,以为林照的举动乃是魏晋的授意,借林照之手敲打他们,在祭祖后,竟纷纷寻了魏晋致歉。 好在魏晋知道前因后果,只是淡淡点头应下。 魏晋下山后,不知所踪。 自此,林照便在风雪庙安顿下来。 斗转星移,日升月落。 不知不觉,山间染上秋霜,继而飘起初冬的第一场细雪。 数日后,一场更大的风雪席卷群山,神仙台更是银装素裹,寒气凛冽,人影却多了些。 有别脉修士前来赏雪观松,也有文清峰的童子奉命而来,施展秘术采集神仙台风雪。 林照的生活极有规律,几乎两点一线: 神仙台修行,观剑楼阅经。 观剑楼中藏书浩瀚,从各脉基础剑诀到奇闻异录,无所不包。 他潜心修行,弥补自己因为破境太快的不足之处,甚至有意放缓境界提升,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投入钻研各类剑经法门和补充修行界的常识见闻上。 与人弈剑切磋的次数反而少了,多是枯坐书阁之中。 即便如此,他的修为亦水到渠成,从观海初境,突破至观海中境,距离观海巅峰不远矣。 直到又一场大雪落下,覆盖了山峦。 林照立于神仙台崖边,望尽茫茫雪景,心中计算着时日。 “该回去看看了。” 已经下过好几场雪。 年关将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