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行了。”陈平安实在听不下去,一把拎起陈景清的后衣领,颇有些后悔。 当时他们离乡多日,不免提及往事,谈到林照,当然避不开袁真页一事,于是全让青衣小童听了去。 李希圣始终面带温和笑意,看着这一幕,他轻轻摇头,语气带着几分莞尔: “率真烂漫,亦是天性,不必苛责。” 随后他目光扫过林照与陈平安,温声道: “此间事既了,林公子也安然归来,我便先行告辞了。” 陈平安连忙拱手:“今日多谢李大哥。” 林照看着李希圣,眸光凝滞一瞬。 他沉默片刻,最终执礼相送:“李大哥慢走。” 李希圣微笑着对二人点了点头,又对那还在努力挺胸抬头的青衣小童和羞怯的粉裙女童温和地笑了笑。 这才转身,青衫飘然,步履从容地朝着巷子另一端走去。 身影渐渐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与渐起的暮色中。 待李希圣走远,陈平安拎着陈景清后衣领的手也松开了。 他看向林照,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低声问道: “林照,你……是不是和李大哥,有点……那个?” 他对林照很熟悉,也擅长观察他人的情绪。 先前林照看见李希圣的时候,一闪而过的不自然,被他察觉到了。 只是陈平安也不知道,林照与李希圣有什么矛盾吗? 林照神色略有复杂,摇头道: “没有的事,也谈不上不好,只是......有些往事而已。” 陈平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没有的事,也是没发生的事。 他瞧见李希圣时,心底生出几分尴尬,是因为......他曾经试图算计过李希圣。 只是那场算计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宣告失败。 是很早之前的事情。 在林家按照小镇的规矩,将林照送进乡塾后,林照便时常去往乡塾后院下棋。 那时李希圣早已从乡塾离开,于家中研读经义。 作为熟知未来的穿越者,林照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忽视这位道家大掌教的化身。 是在某天,他与齐静春下过一盘棋后,迎着晚霞被李宝瓶拉着去小溪捡石头。 在满载而归的路途上,他瞧着穿着红袄的小小背影,心底忽然生出某个设想。 李希圣之所以是李希圣,是因为“李代桃僵”一事,被崔瀺算计,从俱卢洲换到了宝瓶洲,因为李宝瓶与宝瓶洲息息相关,绣虎落下这一子,欲借助大掌教之力,为李宝瓶护道。 于是那时的林照有了个想法。 崔瀺将寇名的儒家化身留下来,林照则是想法更激进一些。 他知道道家大掌教寇名“一气化三清”是为三教合一,陆沉也是为师兄护道,才落至骊珠洞天。 合道三教学问的齐静春,某种程度影响了寇名的道途。 他也知道后来的事情。 齐静春身死后,赵繇与宋集薪都放弃文脉,只有李宝瓶真正成为文脉继承者,未来更是一位极有名的“女夫子”。 可若是齐静春没有选择李宝瓶作为文脉继承人呢? 若是有人,将宋集薪丢在家里的那三本“书”,交给李希圣呢? 若李希圣继承了齐静春的文脉,便从此与文圣一脉息息相关。 文圣一脉兴,便是李希圣兴。 文圣一脉衰,便是李希圣衰。 能够合道三教学问、十四境巅峰的齐静春。 他留下来的文脉,哪怕是陆沉,怕也未必敢说“不值得一看”。 若是寇名的儒家化身成了齐静春的继承人,在“三教合一”的路子上,或许也有不少的益处。 说是有可能比原来有更大的希望也不为过。 陆沉也未必会选择坐镇小镇“压死”齐静春,甚至有可能会助益师兄继承齐静春的大道,为文圣一脉护道! 许多因果都会发生改变。 包括最直观、最重要的一件事。 蛮荒天下入侵浩然天下。 若李希圣真入了文圣一脉,或许能在那一战,将白玉京的一些仙人,也拉下来参战。 这是林照曾经的构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