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阮邛对少年多有劝诫,只因对其颇为看重。 林照心中明白这位兵家圣人是真心为自己考量,于是恭敬应道: “阮师教诲,弟子必当谨记。” 阮邛微微颔首,转而问道: “昨日巷中,曹峻那小子,是冲着陈平安那柄剑胚去的吧?” 林照点头: “曹峻应是心生贪念而出手,只是他被我所伤,又是在龙泉县里,想来也不敢再出手。” “那曹峻不简单,昔年我也听过他的名声。” 阮邛随意点评几句: “不过你需留意,曹曦此人,心思深沉,他此番前来小镇也是陈氏的安排,我虽不甚明了,但能遣出一位玉璞境跨洲而来,足见陈氏决心。” 林照听得明白,阮邛这是在告诉他,若非必要,切莫与曹曦对上。 曹曦不只是曹曦,背后是南婆娑洲的大族陈氏,是肩挑日月的陈淳安。 阮邛沉声道: “最近这段时日,小镇不会太平静,会陆续来几拨‘客人’,你此番回来,也算是赶巧了。不过你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我还在龙泉县坐镇,是龙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 林照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听着。 他深知后续将来到小镇的都是何等人物。 道家天君谢实、大骊国师崔瀺、十境武夫崔诚、墨家游侠许弱……还有各方势力明里暗里派来的练气士。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搅动风云的角色? 这些人背后的势力,谁会比阮邛逊色多少? 即便他们或多或少会给阮邛这位坐镇圣人几分面子,但这“面子”能给多少,在真正的利益算计面前,实在难以预料。 阮邛似乎看出他隐忧,却未再多言,转而问了一句: “魏晋如今在何处?” 风雪庙祭祖后,魏晋便孤身下山,一人、一剑、一白驴,继续在人间游历,不知所踪。 即便是山主赵景真,如今也不知道魏晋去了何处,更何况是坐镇龙泉县的阮邛。 林照摇摇头:“魏师兄下山时并未言明去向,晚辈也不知他如今身在何方。” 阮邛有些失望。 林照正色道:“阮师,我还有一事。” “何事?” 他顿了顿,道:“我想去龙脊山看一看。” ...... ...... 曦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龙脊山蜿蜒的山道上。 林照缓步而行,玄色衣袂拂过沾着露水的草丛。 出了小镇,沿着小溪一直向上走,这次他没有御剑,纯粹步行上山。 他要去看看那块斩龙台石崖。 这条通往龙脊山深处的小径鲜有人迹,石阶上布满青苔,两侧古树参天,枝桠交错,将天空切割成细碎的蓝。 越往山上走,空气中的湿气越发凝重。 山涧中开始浮现出淡淡的乳白色雾气。 待到半山腰时,雾气已浓得化不开,十步之外便难辨景物。 ‘阵法......’ 林照微微抬眉,看着周围的白雾,察觉到灵气的运转。 这并非寻常山岚,乃是阮邛、风雪庙、真武山三方在此联手布下的隐匿大阵,以防外人窥探此地隐秘。 即便是中五境的练气士置身其中,神识也会受到极大压制,难辨方向,更难以感知阵中虚实。 骊珠洞天坠落后,这块宝瓶洲最大的斩龙台真正出世,最终是在大骊王朝的默许乃至暗中推动下,由坐镇本地的兵家圣人阮邛主导,与风雪庙、真武山达成协议,三方均分开采。 为此,阮邛曾亲持大骊皇室的神兵‘符剑’,凭借其十一楼兵家修士的修为和神兵之力,两剑劈落,硬生生将这巨大石崖一分为三。 此后三方便各自派遣弟子,暗中在此开山取石。 林照练就【剑目】,世间大多数迷障在他眼中似洞若观火,这般雾气完全不能阻挡他的视线。 只是也不用这般麻烦。 心念一动,一枚寸许长短、通体碧绿莹润的小剑出现在他掌心。 这是离开铁匠铺前,他提及想来斩龙台看一看,阮邛赠予他的信物。 毕竟是“自家人”,进入自家的地盘,自然方便得很。 碧玉小剑,是阵法的通行符,是开门的“钥匙”。 持此剑,便可在这大阵中通行无阻。 林照握紧小剑,径直步入浓雾之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