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比了个三。 路悠悠虚心求教:“叔叔您说。” “你看,这头一件,小惩大戒,这个容易,叔叔找他头头,告诫两句,他绝不敢再找你们去。可这样你大姨夫的病还是没法治,你大姨换个法子,还是得去闹外公、外婆,万一你大姨夫再死了,你大姨再过的不好,难受的,还是外公、外婆,你说,叔叔说的,在理不?” “在理的。” 路悠悠其实也是才意识到,这不是个解决问题的根本法子。 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能想到的,也只是,让她们母子离心,到时候,外公、外婆要实在愿意,照顾大姨一把,她也勉强能同意,可她那儿子,是绝不行。 “那咱们说第二件。悠悠,你还小,不懂,父母在孩子眼里,和孩子在父母眼里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叔叔打听过,你这表哥这些年,折腾了家里不少钱,你大姨可一句都没抱怨过,还到处说,她儿子有本事,赚大钱。现在,虽说你大姨夫病了,可他那病,明显就是活不了了。你表哥是脑子灵活的混不吝,动动脑子,劝两句,你大姨可未必还肯继续给她男人续命!” 这些道理,对上辈子婚都没结过的路悠悠来说,的确挺难想到。 好在生活经验丰富。 顾老大一说,她就听进去了。 想了想,问:“前两件都难办,眼下,就是只能办第三件,先让外公、外婆搬走,是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