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春官羲仲是个中年大叔,身穿亚麻短打服,衣袖上还沾着泥,咋眼看样上去,十足一个田间老农。 “公子!”羲仲见礼。 “唐薯栽培技术,研究得怎么样了?”唐景关心问。 “回禀公子,下官已经在地下温室中尝试栽培,若果真像书中记载的那般神奇,唐薯潜力无量,必将造福万民。” “很好,现在交给你一个新任务。” “请公子吩咐!” “配合县衙,勘定庭山境内所有荒地,挑出适合唐薯栽培的地块,组织风犬罪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为春季唐薯栽培种植做前期的准备。” “公子是说,唐薯有很多?”羲仲一下就激动了。 “也没多少,前期只够种植一千亩。第一季收获之后,第二季就能展开大规模种植了,关键要借机教会风犬人种植技术。” 以角星域的气候条件, 二月可种植春季唐薯,六月收获;八月种植秋季唐薯,十月初便可收获。 而以庭山的农业条件,唐薯亩产自然达不到后世的三四千斤,但只要亩产超过六百斤,就已经吊打粟、菽等主流作物了。 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加上系统奖励的唐薯品质优良,未来实现亩产千斤,绝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三十年内,就能实现人口翻一番。 “公子,这,风犬人不可信啊。”赵坚虽然没太听明白,但却是个彻头彻尾的风犬敌视者,“唐薯这等神物,怎么可以交给他们来打理。” 赵氏族人,就有不少丧命于风犬人之手。 “风犬人没你想的那么可怕,”唐景好笑摇头,“大部分风犬人跟唐人一样,都是老实巴交之人,不然,这回他们也不会乖乖就范,被驱赶到庭山。” 所谓民风彪悍,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冷兵器时代,尤其是对还处在奴隶制时期的百姓而言,能活着,不被饿死、冻死,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不然, 也不会有那么多甘于为主人卖命的奴隶。 唐景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将风犬人同化,真要较真,往上溯源,无论是东夷、南蛮,还是西戎、北狄,跟中土百姓一样,其实都是伏羲女娲氏血脉。 蛮夷之别, 本质上是一种地缘隔断。 “为做预防,春季唐薯将分散在各个村落进行试验种植,包括唐人聚集的村落。除此之外,为了约束风犬人,县衙当设立保甲、连坐制。”唐景说。 “还请公子赐教!” 对公子景时不时抛出的新名称,赵坚已经是见怪不怪。 “保甲制即以户为单位编管,五户为一保,设保长;十户为一甲,设甲长。一户犯事,全保治罪;一保犯事,全甲治罪;一甲犯事,全村判罪。风犬人不准迁居,相互监督、检举,若不揭发,一保连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