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机会的蜡烛-《我的网恋男友》


    第(2/3)页

    “在事情未成之前,你千万要保密!我可不想在小镇被人戳脊梁骨骂,说我挖吴家墙角!”

    好在她并不知道常夏的电话里还存放着一个柏贤,毕竟她只是偶回一趟小镇。

    “这段时间要注意自已的言行举止,任何男孩子不要接触。你好好想想怎样把自己的历史隐瞒掉。等我电话,我让你什么时候过去,你就什么时侯过去。”

    “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假如我俩在路上相遇,也装作不认识的样子。西里只有这巴掌般大,我可不想被人指责为挖人家的墙角。等会儿,我先走,你晚走一点。”

    常夏记得在那光线并不明亮的米线店里,红姨那教导的神情,显然,“人家”指的吴民的家庭。

    红姨高傲地走后,留下常夏一人坐在木头桌前沉思整个事情。整个过程是令人感觉不舒服的,特别是中年女人没有笑意的、严厉的面孔,就像常夏欠着她一生无法偿还的债。

    但如若真的有人送来一根金拐杖,那对金拐杖后面那张无论一副怎样表情的面孔,都会暂时不在意了。

    见过一面之后,红姨便去了上海,偶尔通过电话与常夏联系。常夏终觉得此事飘缈,这根金拐杖还是远在浮云端。后来便有了与柏贤的交往。

    但就在常夏办妥辞职手续后,红姨打电话过来,一再叮嘱常夏将行李托运到上海她的家去。这事居然真是事实了。

    此时的常夏,突然面临着两种人生选择,或者去上海,做红姨的“第三个女儿”;或者抛开一切可能的诱惑,跟着柏贤,开始一种她无法预料的生活。

    (三)

    穿着一件白色束腰连衣裙的常夏,长发柔顺地披到耳后,站在下午的阳光中,手里拿着一只杯子喝水,停住喝水的动作,手里拿着杯子,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的楼顶,眸子里充满了选择的迷 。

    她怎么也没想到,曾经走投无路的她,就在离去之际,会突然面临着两种人生选择。

    想起她在小镇冬天寒冷的夜里,这个小镇的冬天,在常夏感觉,是没有哪一个冬天,像这般寒冷。

    一人走过一座桥,路灯蒙胧,润黄的像一个又一个滴着眼泪的月亮。

    她看着前方的路,在薄如稀水的夜里空旷的似一无所有的心,那时,她不知她的前方在哪里?

    后来,在南京的狼狈之行,与柏贤通上了电话。

    日常生活的石块里爱情的萌芽随着电话的持续雕凿挡也挡不住的渐露它的雏形了,两人见面了。

    就在常夏准备跟随柏贤去,再也不回小镇时,突然,又多出了一种人生叉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