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英勇作战-《花寂的孤独在燃烧》


    第(2/3)页

    油菜花的项目都在后面两天,干坐着也无聊。

    眼睁睁看着流动的人多了苏娅就有了别的想法。

    “花花,我们走吧~”

    “去哪里?”

    “去球场看UU在不在打球。”

    噢,都快把这个苏娅男神的角色给忘记了。

    一时半刻没找到岑琳,花寂和苏娅便自行开溜。

    经过一个相对来说纪律很好的班级,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张珽所在的住校班吗?

    他们就坐在操场圆圈转弯的位置,而且截然不同的氛围,大多数都拿着书本,时而看运动,时而翻翻书。

    不小心捕捉到张珽的眼神,花寂心头一美。

    她想象着张珽的疑惑,自以为吸引了别人的注意。

    球场上果然有大把自己班的同学,UU也是在的。

    那么高,那么显眼。

    和UU在一起的是刘诗桐。

    究竟是不是那种关系其实真不一定的,不过不得不承认她们很般配。

    只是以花寂的判断,倒觉得他们是意气的“好兄弟”。

    另一边,花寂想不通,苏娅自身条件那么好,和UU又是真的认识的,好几次他们在学校偶遇,不同于她和张挺,UU确实是会和苏娅点头示意的那种,那早些日子苏娅干什么去了呢?

    她又不像自己,低至尘埃。

    换句话说,苏娅明明是可以和对方平起平坐的人,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始终隐匿在暗处,而不是像岑琳一样早早把话说清楚、挑明白。

    哲人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决定人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所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少女的暗恋,于花寂的意义是孤独世界里,情感无处释放的自我慰藉;

    那么于苏娅,又是什么呢?

    “我只是喜欢这一种感觉。”苏娅说,“保持一定的距离,我觉得我是喜欢她的,也许我迈出去这一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回应。可是如果一旦迈出去了,突破了那个安全距离,他可能暴露在我面前的是全部,包括我不喜欢的地方,说不定他上厕所不爱洗手呢?我觉得我没有这么大勇气去接受真实。更别提,万一迈出去了,并不是一个好的回应怎么办?”

    花寂笑了。

    可能听到苏娅草率的用词而觉得好笑。

    也笑苏娅外强内荏,在感情的世界里摸索试探。

    是啊,从来没有人教她们怎么去理解情窦初开。

    苏娅很小就在外面体育管学学习竞技,父母亲给的培养方式多是在训练场上,来不得一丝方柔,所以造就了苏娅凡事硬刚的性格。

    殊途同归,她和花寂,都有那么一点点“缺爱”,这一方面,在他们三个人也只有岑琳是幸福的。

    花寂又想,也许,因为这个年纪,只适合一个人做一做春少女怀春的梦吧。

    “我喜欢他,与他何干?”苏娅说。

    花寂点点头。

    看着看着,花寂想起个事情。

    她向她妈提过要点钱买书,当时妈妈没有回应,后来妈妈倒是从不宽裕的手头上挤出了一点点。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花寂拉着苏娅,再溜出校门,去那个二手书店试着淘一淘能不能有她买得起,适合的辅导书。

    大概看着时间,在书店里转悠着,选了一本关于英语的,一本关于物理的,还好勉强够支付。

    可当她满心欢喜从书店溜回来的时候,发现大事不妙……

    她俩被师太抓了个正着,才发现,教室里还站在一伙呢!

    那一个一个的,像兵马俑一样,站在各自的座位上,自然全部都是打球的家伙们。

    原来,自花寂和苏娅前脚刚刚溜走,他们班就被主席台点明通报,“纪律不加,人员不整。”

    惊地师太赶紧小跑回班级坐席台一看,果然上上下下没有几个人,勃然大怒。

    所以她这是来抓人来了。

    “给我回去站好!”师太板着脸生气得很。

    苏娅先进了教室,花寂在后面,没提防,就被怒不可遏的师太一把揪住。

    当庭痛骂。

    也说不清师太是故意对着花寂发火,还是正好花寂走在后面,所以脾气上来了恰好是花寂。

    总之,当苏娅已经回到了自己座位上的时候;

    当程献王雷还有其他相熟的男生都在座位上罚站的时候;

    她的位置应该也在座位上,而不是在师太面前,在讲台一侧,可事实是花寂在前面,承受中本应该是全部人共同承受的暴风骤雨。

    师太的劈头盖脸地训斥,激动的时候还推搡了一两回。

    这时候花寂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原本,她还觉得自己不应该擅自离开班集体,还有一份愧疚,可逐渐被愤愤不平所替代。

    因为,说着无意听着有心。

    她越听越觉得师太只是在骂她一个人,并不是全部。

    比如:“成绩不好,想东想西,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敢情这些形容差生的词总不至于是讲程献他们吧?

    上一回被老师这样训,还是初中考高中之前。

    她还是当时的班主任心尖上的好学生,即使是炮火的重点,更多的用词都是对她循循诱导,乃至对所有人善意的提醒与苦心的规劝。

    那时候的同学们,多么纯粹的为一个“考入省属重点高中”而努力奋斗。

    眼下师太唾沫星横飞,花寂幡然惊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