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置酒未央(四)-《汉室风云》


    第(2/3)页

    “皇上是什么意思?”

    “太子此时不是应该在这里么?怎么不见他?”

    “皇上如此看重代王,看来他还是有另立储君的想法,今天他把代王带到殿内,就是给我们看的。”

    ……

    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议论着,刘邦纵然听见也装作没听见的样子,继续拉着刘如意走着。

    威严肃穆的龙榻越来越近,刘邦越来越按捺不住自己,登上台阶后一步走到龙榻前甩开龙袍抱着刘如意坐下。如意笑嘻嘻的看看父亲又看看底下站着两排面容恭敬的文武大臣,恍然间不禁‘哇’的一句由衷的惊叹,小小年纪的如意看着三四米台子下面恭敬站立的大臣们,顿时也颇有一种小小男子汉统领江山的波澜壮阔的感觉,心中甚是觉得青天碧海般的壮观和澎湃。虽是觉得壮观,如意却也没有要夺得哥哥君位的意思,只不过平生第一次坐在高台上居高临下的审阅臣子们,多少是有些与平时玩的不一样的地方,一下子那种新鲜感冲击了如意的兴奋感,便叫他不由得发出赞叹声。刘邦则是面容自豪,洋洋自喜的看着如意笑了笑。此时,叔孙通也忙完刘邦交代的其他事情,进殿后刚要拱手作揖行礼,刘邦向他挥挥手示意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皇帝陛下长乐未央千秋万世。”众大臣等到刘邦坐稳龙榻后,皆跪地低头拱手作揖山呼,顿时未央宫大殿声若震天,气势恢宏,一遍一遍的山呼声简直要把大殿的顶子震开一个窟窿。

    看着几米台阶下文武群臣都对自己下跪,俯首称臣着,大臣们跪了有百米之长,刘邦喜得哈哈大笑,不断的点头称好,一手轻轻做扶道,“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又是整整齐齐的回敬刘邦。

    大臣们都又工工整整的站好,不发一言,等着刘邦的检阅。刘邦捋髯细瞧,小眼一眯,放声又大笑起来,眼神落到一个人身上,似是见了亲人般柔软道,“子房也来了,好好好。”看见站在文官第二的张良也来了,刘邦甚是高兴。

    张良出班奏道,“置酒未央乃国之大事,蒙陛下鸿爱,张良有幸了。”

    刘邦又是不断地点头‘好好好’,继而挥手请张良回班站着。

    一双鹰隼似的眼睛扫视着殿内的大臣们,心中数着大致的人数,面露着‘手到擒来’似的温和笑容过目着大臣们的面庞,似乎有意在寻谁。继而,将视线敲定在另一人身上,正是韩信,他站在武官第二,一声不吭的恭敬的站着,眼垂地面。

    “韩卿,你也来了。”刘邦略带笑意小心的问候。

    韩信原本心不在焉的继续消极着,听见皇帝叫他,这才将沉思中的精神稍一抖擞,赶紧出班拱手谦恭奏道,“臣谢陛下诚邀,受邀而来,想不到未央宫果是不同凡宫。”

    刘邦又点点头,笑着说,“卿来,这未央宫自然增色不少光辉的。”

    韩信细细一咀嚼,总觉得此话颇具讥讽之意,便又谦称不敢不敢。

    礼节性的同几个大臣打过招呼后,刘邦又循着大殿内扫视了一圈,发现太上皇的位置空空如也,一想有人说是樊哙去请太上皇的,如今自己已经做了如此时候,还不见太上皇,刘邦惊诧疑惑之余,赶紧叫过一个太监问,“太上皇还没到么?”

    小太监毕恭毕敬道,“回皇上,太上皇的确没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