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萧何薨世-《汉室风云》
第(3/3)页
止住哭泣,刘盈执萧何手寒暄几句,萧何依旧臣态不失,答的有条不紊。刘盈感其即将亡故,遂问萧何,“君侯如国柱顶起汉室江山,朕与先皇无不感激。朕欲问一事,相国可愿答?”
萧何点头。
“君侯身染重疾,若不幸,百岁之后,谁可代君家?”刘盈问。
萧何慎重思索,追思昔所言所行,未有一事不叫先帝刘邦猜疑;如今刘盈年岁尚小,春秋正盛,且性格倔强而对政事敏感。萧何在刘邦与刘盈两代皇帝国事之间小心应对,自幸有奇人解其危难,使其化险为夷,深知一言一行都不可含糊,而要思忖再三方可说可做。如今刘盈问此问题,萧何早已想到,心中也有适宜的人选,却不敢自露心态,免得因一己之话招来横祸,萧何反是小心曲意回话,“知臣莫如君。”
“齐相国曹参何如?”刘盈略一深思便道。
萧何脸上露久违之喜,硬要起榻顿首道,“帝得曹参,臣死不恨矣。”话罢,不起。刘盈急扶萧何躺下,嘱咐他继续调养,留下从宫中带来的上等药物,嘱咐秦太医时刻关注萧老相国病情,时刻派人禀报宣室殿。
七月辛未(初五),萧何薨,长安百姓自发上街哭祭大汉贤相,刘盈准其陪葬先帝长陵功臣陪葬陵区。刘盈号令全国缟素三日,以此敬祭为巍巍大汉立下不世之功的萧何老相国,上谥号曰文终侯,萧何长子禄继爵位酂侯。
萧何一生老成持重,购置田地定选贫苦偏僻之地,建造房屋不修矮墙。萧何尝曰,“若后世子孙贤能,便学习我的简朴;若不贤,也可不被权势之人所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