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宁格-《我不是第三者》


    第(2/3)页

    宁格接着说道:“这照片中的三个农民让人想起了米勒的《拾穗者》。”

    青辞听到此处方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人,不太苟同的反问了一句:“是吗?”

    “表达的内涵不一样,但使用的元素有相同的地方。”

    在青辞看来,沈凝芷的这张照片和米勒的《拾穗者》在传达的内涵上完全不同,她见宁格有说下去的**,饶有兴致的问道:“比如?”

    “麦子,农民,劳作。”宁格认真的说道,“它们都是由这三种要素构成的基本内容,《拾穗者》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有一定的政治意味,沈凝芷的这张照片怕是没那么沉重的内涵,但同样有现实意义,表现出了农民的辛劳,色彩上它更明亮一些,也更活泼一些,照在麦田和农民身上的阳光让人有一种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感觉。”

    青辞微微点头,宁格说的有些道理,但她还有不同的看法,她说道:“我倒觉得凝芷的这张照片有不一般的美学意义。”

    “美学意义?”宁格被她的这种说法吸引了。

    青辞指着照片的前方说道:“你看这里,照片应该是凝芷站在树荫里拍的,这一圈全是阴影比较暗,远处的麦田和劳作的农民则是沐浴在阳光下,更远处是湛蓝的天和悠悠的云,因为前方的这一圈阴影,人们的目光会不由自主的集中在中央光亮的地方,劳动的人民!”

    青辞笑了笑,忽然问道:“浮士德对魔鬼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宁格想了一下,说道:“‘你真美啊,请停一停!’”

    《浮士德》是本世界名著,但是这种书,多数人应该是没心情去读的,青辞本来也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宁格竟然真的说了出来,青辞实在有些意外,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欣赏。

    “只有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者,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于是少年、壮年和老年人不惧风险,在这里度过有为的年辰。我愿看到这样熙熙攘攘的一群——在自由的土地立足的自由之民。那时对眼前的一瞬我便可以说:你真美啊,请停一停!于是,我有生之年的痕迹不会泯灭,而将世代长存——我怀着对崇高幸福的预感,享受着这至神至圣的一瞬。”

    青辞将浮士德在魔鬼面前倒下的一段诗句念了出来,这段诗是浮士德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总结也是全书最具智慧的一段诗。

    青辞说道:“浮士德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看到了正在辛勤劳动的人民,一个人不断的追求,最后却被这样一幕所满足,劳动,是最美最有意义的,凝芷的这张照片,蓝天、白云、在自由的土地上自由的人民在辛勤劳动着,为了生存而劳动着,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美,可这张照片前方是一圈阴影,衬托的里面的一幕像是一个梦,当今社会,有多人能够看到真正的美,而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是站在阴影处观望的呢?”

    经由青辞这么一说,宁格也觉得这张照片反映出了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现状,他敬佩的看着青辞,一个美丽时尚的女人说得出这番见解,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美的让人挪不开眼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