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5、判卷的奥秘-《教育局长》


    第(2/3)页

    试卷的批阅过程,很快。客观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什么可争议的。主观题,参考答案也设定了主要论点和和主旨意思。在坐的评卷老师,不是大学教授,就是教育专家,还有三位是领导,方国、孙红军和人社局的赵达夫。大家看过的试卷成千上万,所以对于评判主观题,也同样是经验丰富。什么样的回答叫切中题意,什么样的问题要离题万里,什么样的回答叫答非所问,专家们谁心里没数?

    所以,除了最后一题留给方大局长亲自批阅外,其他的简答论述等,专家们的分数都相差不大,很容易得出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均分。而省党报、市党报、市电视台的记者们,用记者们的眼光,监督了判分的全过程。自然也可以感觉得到大家的公心、判卷的公平。

    最后一道题,是方圆出的题,就是如果你来担任实验幼儿园园长,你准备怎样办好幼儿园。这个题目看起很简单,但实际上这道题才是其正看一个人水平的,也是极具个人好恶的主观题。方圆欣赏什么样的幼儿园园长,什么样的园长就会沽光。

    在这么多试卷里,多数都是平庸之答。方圆当过校长,对如何办好学校有自己的一些理念。不自觉的,这些理念,就已经融入到方圆的思想中,让方圆觉得,办实验幼儿园也应该这样来做。虽然方圆不会承认自己带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但实际上在判卷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地带上自己的一些想法。答卷中与方圆理套相近的,方圆欣赏;与方圆理念相左的,方圆则会觉得不好。所以,再公平的判卷,也会有不公平。

    方圆给这些卷的最后一题都判了分。方圆这个时候,也知道演戏的重要性,充分展示了民主:“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都看看我打的分数,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我们再讨论、再商议,务求公平与公正。

    其他7位也都很认真地看方圆判过分的卷子。当方圆认真诚恳地征求大家意见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一片赞誉之声,都肯定方大局长判得好,判得准。一些专家甚至还把道理讲出个一二三来,让方圆哭笑不得;这些专家,可真是“砖家”啊!敢情自己判的分,就是千真万确,就是圣旨一般。想一想,其实也明白:“请这些专家来,教育局负责这些专家的劳务费,每个至少1000元。更关键的是,能经常被人或部门请,这才是真专家,谁不希望自己经常被人当作专家请出来?又有吃,又有喝,还有钱拿,这样的好事,不做白不做。方圆作为主持教育局工作的局长,管着大家吃,管着大家喝,管着大家拿钱,在这样的情况下方圆自然也就成“正确帝”了。

    还好,有记者在,这公平、公正感得以延续。

    统计分的工作,专家们都很踊跃,自然就不需要方圆亲自来算分。很快62份试卷的分数出来了,最高得到76分,最低得分,只有21分。

    方圆当场向盛治仁部长通电话请示:“盛部长,笔试分数出来了。下一步,我们是否公布出去?”

    盛治仁说:“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出去,同时,向各新闻媒体公布。”

    方圆让工作人员用电脑制作好分数统计表,准备发布。这个时候办公室主任张元庆走到方圆的身边,在耳边低语:“局长,是不是只公布考号,不公布考生姓名?”

    方圆看了看统计表,若有所悟。

    张元庆说:“考中的,好说。没考中的,特别是只得了20多分的考生,如果网站公布了他们的姓名和分数,对他们是不利的。”

    方圆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挨骂的事情。

    方圆让工作人员把表格重新制作了一份,保留了考号,删除了姓名。在请孙红军、赵达夫和其他5位专家签字之后,方圆也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方圆对滕飞跃说:“在网站公布考试成绩,向记者们公布成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