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3、张元庆的聪明-《教育局长》
第(2/3)页
孙红军说:“没有。”
方圆说:“散会!”
没人等方圆和孙红军离开,校长们已经像出了窝的马蜂一样,嗡嗡地飞奔出会议室。有的还没有出会议室,就已经拨通了手机,冲着手机的另一端在喊叫:“你给我听好了,现在马上……”
方圆叫住了汪兴邦:“兴邦,去我办公室。”
在方圆的办公室,方圆问:“兴邦,知道为什么会放在化工学校吗?”汪兴邦说:“纳斯集团是东州市最大的企业集团,这一次在50多份意向协议中,纳斯就占了7份,是最多的。我想,请丁董事长参加这个签字仪式,其实也是多赢的。”
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啊!方圆说:“兴邦,我们是心有灵犀啊!难道我们也是断背山?”
汪兴邦说:“不敢。我只是努力追随方局长的脚步,在方局长的领导下做好份内的工作。”汪兴邦心里话,谁有断背倾向,你方圆不会是断背啊!就瞧你那些美女情人,一个比一个漂亮,绝对是异性相吸,而不是同性相吸啊!
今天,张元庆有点小兴奋。这是自己第一次全面参与方圆汇报稿的修订过程,而且是没有汪兴邦参与的过程。张元庆从申军那里要来了方圆的汇报稿,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张元庆毕竟是老教育,也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无论是公文的底子,还是教育的经验,都相当丰富。在申军当基教科科长前,张元庆就是申军的科长。申军在张元庆的面前当然也只有老老实实听话听训的份儿。
这篇稿子,应该说准备到今天,也是比较成熟了,错别字、错的标点符号,肯定是没有,但是还有有几处让张元庆给发现了问题:一是东州职业教育的亮点还是不够亮;二是东州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举措写得不够实,特别是没有把今天的校企合作这么大的事情写进来;三是个别的语句不够准确精炼,或许换个词或换个表达方式,更好些。
张元庆拿着稿子,来到了政策法规科,用很亲切的、很友好的语气,跟申军和娄刚逐词逐句地研究和剖析。不知道什么时候,方圆和孙红军站在了三个人的背后。听着张元庆在剖析汇报稿的问题和修改建议,方圆频频点头。张元庆确实是个人才,但让方圆想爱爱不起来,想恨也恨不起来。
娄刚忽然看到局长、书记就在眼前,一下子站起来:“局长!书记!”
张元庆和申军也站起来。
方圆微笑着说:“都坐吧。你们都辛苦了!刚才我和孙书记听了听元庆主任谈稿子的修改,也很受启发啊!元庆主任谈得很好,点得很准,点得一针见血。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也要有元庆主任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一丝不苟,一句话、一个字也不放过。这样改出来的稿子,才会经得起检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