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宣纸坊-《大宋茶商》
第(2/3)页
紧接着,跟看徽墨炮制和歙砚制作一样,李青边带他们逛作坊,边介绍宣纸的制作过程。
纸之制造,首在于料。
在宣纸制作中,皮为骨干,草为肌肉。
皮多则纸坚韧,称为净皮。草多则纸柔软,称为棉料。
一般绘画用特种净皮,书法用棉料。
宣纸的主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泾县境内的青檀树皮,便是制造优质宣纸的最佳原料。
是以,李家才会把宣纸作坊建在泾县。当然,李家也是从泾县起家的。
制作宣纸工序分为摊晒宣纸原料、木碓制浆、捞纸、晒纸及剪纸。
摊晒宣纸原料,是将宣纸制作原料稻草和青檀树皮,进行摊晒。历经日晒、雨淋、露炼,使其软化。
青檀树皮茎皮优质,绵韧易剥,沙田稻草材质均匀。
在漫长的加工过程中,二者特性得到充分融合和发挥,使纸张具备较好的存水导墨特性,达到墨韵万变的效果,
皮料和草料都要经过三四次碱水浸沾熏蒸,处理成燎皮和燎草。
通过这一方式,可把宣纸原料中的杂质去净。再配合摊晒时的日晒雨淋,处理过程缓慢、柔和。
这些都是宣纸具备较好书画性能和较长寿命的重要原因。
木碓制浆,则是剔除掉不合格的老皮,经历碓皮、切皮、踩料、袋料等过程。
再锤皮切皮,将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分别处理,制成燎皮浆和燎草浆。
之后是捞纸,捞纸是宣纸成纸的第一道工序。纸的厚薄、大小都是由这个工序来决定,一旦成型,便无从更改了。
捞纸讲究一深二浅,还要恪守梢手要松,额手要紧。抬帘的要活,掌帘的要稳等技巧。
两人操作的好,配合默契,捞出来的纸才会均匀。
捞纸工序复杂,包括多个具体步骤。
通常情况下,每捞一张纸需连续捞两次,俗称头帘水、二帘水。
头帘水主要起上浆的作用,形成纸页。二帘水主要起补浆,平整纸页的作用。
除了制作八尺以上纸张,小幅面纸张皆由两人完成。
一人掌帘,一人抬帘,动作须整齐划一,配合默契,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八尺及以上的宣纸在捞制时,需多人共同完成,具体人数和分工通常由纸张尺寸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