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宣纸坊-《大宋茶商》


    第(3/3)页

    以三丈三的宣纸为例,这一宣纸中的巨无霸,捞纸时需由四十四人协同操作。

    类似的大幅面宣纸在捞纸时,需要使用吊绳、滑轮,方可拉起、移动帘床进行相应操作,难度极其大。

    捞完的纸层叠到一定数量后,需进行扳榨,压出纸张中多余的水分,将其变为湿纸帖。

    之后再交由晒纸工开展后续的烘帖、晒纸等操作。

    晒纸,是把湿宣纸一张张从纸帖上揭下。再用天然松针刷,将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刷,在高温的石灰焙表面进行烘干。

    晒纸的主要目的是将一张张湿纸烘干,形成宣纸成纸。

    晒纸环节中,烘帖、浇帖、鞭帖、做帖等,都是正式晒纸前的工序。

    目的是为了使晒纸工从压得又厚又紧实的纸帖上,顺利揭下每一张湿纸,这一过程也被称为牵纸。

    牵纸讲究三条线,要完整不破地牵下一张纸,全靠多年的经验与手上功夫。

    晒纸时,晒纸工用刷把将牵好的湿纸贴到焙墙上,并刷平、刷匀,借助焙墙温度将其烘干。

    刷纸的刷路通常有严格规定,数量也要求控制在十六到十八刷左右。讲究不起皱、不破纸,晒纸火候不欠不过。

    晒纸完成后,需将纸张叠好理齐,交由剪纸工做进一步检验和处理。

    最后一步便是剪纸,剪纸的基本步骤分两步,一步就是逐张检验纸,将有瑕疵的纸张剔出来,或做上记号。

    第二步,则是将成垛的纸进行齐边。

    剪纸并非是通过手来剪,而是用手推过去拿刀切的。

    说到这里,李青顿了顿,随即偏头道:“张兄可要试试剪纸?”

    剪纸是最后一步,直接进行最后一步,也算是完成了宣纸制造吧。

    江吟连忙摆手拒绝道:“不必,大可不必。”

    费了老大劲儿制造出来的纸,可别毁在她手里了。

    若是切偏了、切毁了,她便是罪人。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第(3/3)页